menu
媒体报道 当前位置:首页 > 媒体报道

口吃矫正

发布时间:2022-10-28 15:58:53

  • 口吃矫正的原则是:避免产生不必要的心理压力,通过调养,使口吃患者能顺利康复。什么是“口吃”呢?它是指不会说话的人在讲话时舌头前后不停地跳动。这种情况被称为“颤音”。因为在讲话时发音不清晰而使他人产生恐惧,造成人们严重不安、焦虑、紧张等心理障碍,对个人发展及正常交际活动造成影响。

    • 1、控制好自己的情绪,避免焦虑、紧张等心理压力;

      当口吃者感到紧张或焦虑时,应采取适当的方法转移注意力。如果一个人说话的时候过于紧张,不停地做动作,口吃现象就会加重。此时应对患者进行放松训练。患者应找一个安静的环境讲话——在心里默念——“我说”——让你想象你的紧张情绪得到缓解和释放。如果说不出自己有什么困难需要别人帮助时,可以寻求帮助或是去找朋友诉说或者找别人帮忙;这些都是很正常的现象;而这时如果口吃患者还自顾自说话却不听别人说话的话,也很难纠正过来。而这种心理就很容易使自己产生口吃反应,所以患者应该积极改正,争取早矫正口吃疾病。

    • 2、及时纠正,保持良好卫生习惯;

      为了防止口吃复发,矫正必须注意的事项有很多,如纠正病态语言、纠正环境因素、纠正患者行为等。对于不同口吃患者,调养方式也不一样。例如有一些特殊类型的口吃患者需要进行矫正矫治;而有些患者也是通过一些特殊方法才能达到矫正的目的。但是由于一些特殊原因,我们需要在一个时间内对其进行矫正调养。这样才能达到矫正的效果。”只有把病因解决了才能解决问题啊!”于是便有了矫正口吃的“正名之路”。口吃的矫正并非一个简单的过程,而是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过程,因此即使是调养也会给患者带来很大压力和困扰,如果我们能够及时发现自己的口吃并及时纠正的话,那么矫正口吃会取得一定的成效甚至会更好!我们必须承认这个事实——很多人把预防口吃当做自己的一种心理状态来对待。

    • 3、适当进行一些语言训练(动作模仿),练习口吃的技巧:

      练习“一开口”的动作,在练习时,要保持动作的连贯性,不能断断续续、忽快忽慢,避免“走火入魔”。注意保持语气的平和、亲切,给患者一定的信心。也可进行一些语言游戏,例如看书、听音乐等,练习良好的心态很重要。让孩子练习模仿自己说话、表演、模仿动作等,不断重复练习,直至能够自如控制自己的言语水平。比如:当你在说话时,不要停顿(不停地用舌头去夹住舌头);或干脆直接说出来;或者让别人模仿你的动作来代替说话时发音的方法等均可以进行反复练习(尤其是重复一些难的语言更是如此)。

    • 4、克服口吃,可以做做手指操(也就是说话时舌头不停地运动)。

      口吃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可以通过手指操锻炼大脑控制发音的能力。在不说话时,用食指和中指按压舌头的两侧,让舌头不停地上下运动,每分钟20下,重复10次。每天坚持一至两天做1-2次手指操锻炼。慢慢地,会看到效果,患者说得就好了。这样可以慢慢的改变你的发音习惯。

    • 5、做一些运动例如深呼吸。

      坐在一个安静的地方,用鼻子吸气,然后吐气,呼气。反复10次左右可以有效地缓解口腔痉挛。口吃是一种语言障碍而不是疾病,只要及早发现、及早调养调养就能消除烦恼。

    • 6、心理疏导和进行训练。

      对于口吃症,除少数心理障碍外并不可怕,最重要的是通过心理辅导,消除病源,调整心理状态。如:对患者的心理进行疏导,使其放松心情,心理压力会自然缓解。矫正期间不可过度操劳,也不要过于焦虑或急躁;尽量多和他人交谈,多和别人交谈等进行社交活动。在调养期间和调养后不应认为有口吃症状就消失了,这种心理负担过重不仅影响他们的正常学习、生活和社交能力成长,而且还可能对他们自己产生影响;如果没有心理负担和压力,口吃症就会自动消失而导致心理障碍;口吃患者如果调养之后再口吃而且好了还继续说话的话,他们便不会出现这种情况了。所以我们通过训练使他能顺利康复!希望每一位口吃患者能尽快回归正常状态!

返回列表
 

期期艾艾口吃矫正-钱厚心口吃矫正网-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18 www.qhxkcjz.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备18007980号-1